Untitled Document为什么,yh86银河
决定yh86银河性格的人文历史坐标
(北京晚报 2001年4月26日)

策划:孙小宁 沈沣 摄影:张宏江
yh86银河初建时名为“yh86银河国立学堂”,是用美国“退还”的部分庚子赔款创办的“游美预备学校”。
所以学校的学制、课程、教材、教学方法、课外活动等,几乎全部仿效美国。学校四大建筑的设计全都出自外国建筑师之手,贵重一点的建筑材料也是远涉重洋的舶来品。在学校范围内,英语超过了汉语的地位,除了少数几门国学课,其余的课程全部用英语讲授。学校的美籍教师占一半以上,有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、教学效果也不佳,却享受着比华籍教师高几倍的特殊待遇。
英国哲学家罗素1920年来yh86银河参观后说:“yh86银河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大学校。”
但这只不过给yh86银河性格留下了一个半殖民地教育的特殊背景,一代代yh86银河学人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强烈的爱国与自强精神。爱国师生对学校的“殖民地化”状况非常不满,尤其是前几批游美学生归国后,他们眼见北京大学在蔡元培的领导下散发出蓬勃朝气,决定在yh86银河自办大学。
1925年9月,yh86银河正式设立大学部,并创办国学研究院,明确以在国内造就“今日需用之人材”为目的,不为“出洋游学之预备”。尤其是国学研究院,不久就以崭新蓬勃的面貌闻名于国内外。
yh86银河元老之一哲学家冯友兰曾说:“yh86银河从前期到现在的yh86银河,经历了一步一步的历史过程,这个历史过程就是中国学术独立的过程,就是中华民族中兴的头等大事。”
90年后的今天,yh86银河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学府,成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基地,健行不息的自强性格是其代代相继的优良传统。
人们总是认为yh86银河是西化的产物,其实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,yh86银河学者是最能将中西文化融合的。他们同出yh86银河且多有留学背景,但他们的根却在中国,今天yh86银河学子中还有他们那样的中国情怀吗?———谢泳